胆汁生产

starstarstarstarstar
356345 条评价

作者: 医知苑
最后更新时间: 2024-04-30

作者: 医知苑
最后更新时间: 2024-04-30

胆汁是一种水性、碱性、黄绿色液体,其主要功能是乳化小肠中的脂肪并消除肝脏中的物质。肝脏每天产生0.25-1L胆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胆汁的许多不同成分,以及它们是如何在肝脏中产生的。

胆汁的成分

胆汁由胆汁酸、胆固醇、磷脂、胆色素(如胆红素和胆绿素)、电解质和水组成。

它们分为两大类,称为胆汁酸依赖性成分胆汁酸非依赖性成分:

  • 胆汁酸依赖性成分由肝细胞产生。肝细胞将胆汁酸、胆汁色素和胆固醇分泌到胆管中,胆管是将胆汁酸依赖性部分输送到胆管的小通道。
  • 不依赖胆汁酸的成分是由胆管内的导管细胞产生的。这些细胞分泌碱性溶液——类似于胰管细胞产生的液体。促胰液素激素刺激这种分泌。

胆汁的依赖成分和独立成分都进入肝内胆管,并排入胆管树,胆管是一系列将胆汁从肝脏输送到胆囊和十二指肠的管道。

胆汁不断产生,但我们只在饭时和饭后需要它。因此,胆囊通过去除水和离子来浓缩和储存胆汁。进食后, 十二指肠释放胆囊收缩素激素。这会刺激胆囊收缩并放松奥迪括约肌,从而使胆汁流入十二指肠。

图 1 – 显示胆管位置的图表

胆汁酸和胆盐

有 2 种初级胆汁酸:

  • 胆酸
  • 鹅去氧胆酸

当这些胆汁酸与氨基酸甘氨酸牛磺酸结合时,它们形成胆汁盐。胆汁盐比胆汁酸更易溶解,可作为乳化脂质的去污剂。

胆汁盐是两亲性的,这意味着它们具有脂溶性的疏水端和水溶性的亲水端。这种结构允许胆盐将脂肪乳化成更小的液滴,增加十二指肠脂肪酶分解脂质的表面积

胆汁酸覆盖脂质分解产物以及胆固醇和磷脂,形成称为胶束的球形结构。胶束在脂肪消化并将其内容物运输至肠上皮并被吸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胆汁酸不会与脂质一起进入肠道上皮细胞,而是通过肠肝循环再循环回肝脏

胆汁色素

胆汁还含有胆色素,胆色素是肝脏的排泄产物,包括胆绿素胆红素。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在肝脏中结合并分泌到胆汁中。胆汁色素通常随粪便排出,使粪便呈棕色。肝脏或胆管系统的问题通常会导致血液中胆红素积聚,表现为黄疸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胆汁通过胆管排出肝脏,并浓缩并储存在胆囊中。进餐期间和餐后,胆汁通过收缩从胆囊排出,并通过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大部分胆汁酸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并通过肝门静脉返回肝脏。然后肝脏提取胆汁盐。

肠肝循环允许肝脏回收并保存胆汁酸池。

 

临床相关性

胆结石

胆结石是在胆囊中形成的小块固体物质。胆汁酸浓度异常会增加胆汁从溶液中沉淀形成结石的风险。它们可以完全由胆固醇、胆汁色素或两者的混合物组成。胆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肥胖、年龄 >40 岁和不良饮食。

胆结石通常无症状,但如果它们移动并堵塞胆囊颈部或胆管树,则会引起疼痛的胆绞痛。胆绞痛是右上腹的间歇性疼痛,通常是由于食用脂肪餐和随后的胆囊收缩而引起的。这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并发症,例如胆囊炎(胆囊炎症)或上行性胆管炎(胆管炎症)。相关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黄疸和发烧。

黄疸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含量过高导致皮肤和眼睛出现黄色色素沉着。引起黄疸的原因有很多,可分为三类:

  • 肝前性黄疸:发生过度溶血,肝脏无法结合所有多余的胆红素,导致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其原因包括遗传性红细胞缺陷(例如镰状细胞)、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吉尔伯特综合征)或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
  • 肝性黄疸:肝细胞功能降低意味着胆汁不能有效结合。血液中会存在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的混合物。原因包括肝脏炎症(如肝炎)、肝硬化和肝脏肿瘤。
  • 肝后/梗阻性黄疸:这是胆汁排出受阻的地方,导致结合胆红素回流到肝脏并溢出回到血液中。原因包括胆结石、肝炎、狭窄、肿瘤和胰腺炎。

脂肪泻

脂肪泻是另一种可能表明胆汁产生功能障碍的症状。如果胆汁酸/盐或胰脂肪酶分泌不足,脂肪乳化和吸收就会减少,从而导致粪便中出现脂肪。粪便颜色苍白、漂浮、有恶臭,称为脂肪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