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内分泌功能

starstarstarstarstar
356345 条评价

作者: 医知苑
最后更新时间: 2024-05-05

作者: 医知苑
最后更新时间: 2024-05-05

垂体是大脑中发现的一种小型内分泌器官。它由两个叶组成——垂体前叶和垂体叶。这些叶在胚胎学和组织学上是不同的,并且有效地充当两个独立的内分泌腺。

本文将重点介绍垂体后叶——它的结构、功能和激素。

结构

垂体(垂体)是一个豌豆大小的椭圆形腺体,通过垂体柄(漏斗部)悬挂在大脑上。

它位于蝶骨的蝶鞍内。后叶起源于间脑(前脑的一个部分)的向下生长,本质上是下丘脑的延伸。该叶由下丘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轴突组成,神经胶质细胞支持这些轴突。

图 1 – 垂体的位置

荷尔蒙释放

有两种垂体后叶激素,即催产素抗利尿激素(ADH),由脑室周围核和视上核释放。

这些肽激素源自下丘脑神经元产生的前体分子。前体分子沿着下丘脑神经元的轴突运输到垂体后叶。

前体分子的裂解发生在沿着轴突的运输过程中,并储存在被称为鲱鱼体的轴突末端肿胀中。

在适当的刺激下,神经分泌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导致激素从神经末梢释放到丰富的血管丛中。

催产素

怀孕期间,母体催产素血浆水平逐渐增加雌激素在此期间增加了子宫肌层和蜕膜中存在的催产素受体的数量。

催产素释放的主要刺激发生在子宫颈扩张时,这种效应被称为弗格森反射。催产素是分娩过程中子宫肌层收缩的重要刺激剂,子宫收缩对催产素的释放形成正反馈循环,以帮助维持分娩。

婴儿吮吸乳房也会引发催产素的释放。来自乳头的传入输入触发催产素的产生并从垂体后叶释放到血液中。

然后,催产素到达乳房的肌上皮细胞,引起收缩,从而产生乳汁。这被称为喷乳反射泌乳反射。

抗利尿激素

ADH(也称为精氨酸加压素,AVP)是一种神经肽激素,作用于肾脏集合管以增加水的重吸收。控制ADH释放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血浆渗透压容量状态的变化。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检测和响应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来调节 ADH 的释放:

  • 如果渗透压增加,即血浆容量下降后,就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细胞收缩。这会从下丘脑向垂体后叶发送传入信号,以增加 ADH 的释放。
  • 如果渗透压降低,即随着总体体积的增加,渗透压感受器将会扩张。这会向垂体后叶发送传入信号,以减少 ADH 的释放。

汇总表

激素 刺激 目标组织 回复
催产素
  • 劳动
  • 子宫
  • 胸部
  • 子宫收缩
  • 乳汁喷射
抗利尿激素
  • 血浆渗透压增加

 

  • 肾集合管
  • 血管
  • 增加集合管的透水性和吸收性
  • 增加总外周阻力

临床相关性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SIADH)

SIADH的特点是ADH分泌过多。

这种过度分泌可能来自垂体后叶或其他来源,例如小细胞肺癌。 ADH 的持续产生与血清渗透压无关,导致血清钠水平异常低、尿渗透压高和尿钠水平高。 SIADH 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脑损伤、恶性肿瘤、药物、感染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治疗包括确定根本原因和液体限制。

临床相关性 – 尿崩症

尿崩症的特征是排出大量稀释尿液。在某些情况下,24 小时内可产生多达 20 升尿液,导致快速脱水并可能导致死亡。

神经源性尿崩症的发生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ADH 的产生/释放受损而导致循环水平降低。神经源性尿崩症的原因包括:

  • 加压素基因突变
  • 恶性肿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转移瘤
  • 创伤
  • 感染:脑膜炎
  • 血管:希恩综合征
  • 结节病(垂体中形成肉芽肿)
  • 血色素沉着症(下丘脑和垂体中铁的沉积)

神经源性尿崩症可以用替代疗法治疗,例如去氨加压素。

当 ADH 无法与其肾脏中的受体结合时,就会发生肾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的原因包括:

  • ADH 受体基因或水通道蛋白 2 基因突变
  • 代谢:高钙血症、高血糖、低钾血症
  • 药品
  • 慢性肾病
  • 淀粉样变性